河北新聞網訊(河北日報記者錢寶琦、許衛兵、李斌)唐山,我省工業重鎮,近年來,經濟總量一直占全省的1/5強,GDP、財政收入等經濟指標連續多年領跑全省。
放眼全國,唐山也是一座舉足輕重的工業城市——鋼鐵、煤炭、水泥、陶瓷等產業在全國均占有不小的比重;擁有唐車、唐鋼、開灤、冀東水泥等一批蜚聲國內外的特大型企業。統計數據顯示,2009年,唐山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城市中名列第18位,在地級市中排名第4。
踏上“十二五”新的征程,被稱為“鋼城”、“煤都”的唐山,毅然選擇了奮力突破發展過于依賴資源、能源的束縛,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涅槃之路。
從傳統產業大市邁向傳統產業強市
說起唐山,就不能不說鋼鐵。
“唐山是一座‘因鋼而興’的城市。”該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全市的粗鋼產能已經逼近6000萬噸,占全省總產能的一半,占全國的近1/10。
鋼鐵工業成就了唐山的輝煌,但也折射出唐山在轉型發展中的陣痛。“盡管近年來一直在加快推進鋼鐵工業優化升級,但目前,唐山還不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強市。”有關專家分析。
這個判斷,一方面體現在產品上——在唐山龐大的鋼鐵產能中,普通產品居多,高端產品和王牌產品較少,且大多數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低端。同時在鋼鐵工業的關鍵領域,也缺乏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核心技術。
鋼鐵工業是唐山傳統產業的典型代表。2009年,該市鋼鐵、化工、裝備制造等重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94.8%。同時,低端產品較多,初級產品增加值占工業的80%,增長過于依賴物質資源投入,大而不強問題比較突出。
沒有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,唐山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將缺乏足夠的支撐,“鋼鐵之優”也將變成“鋼鐵之憂”。